国庆黄金周以来,全国一二线主流城市密集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,社会各方都在关注,这场声势浩大、史无前例的调控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楼市的走向.
15日,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首次对这一规定发表讲话。 他说,“不可能一只手发行货币,另一只手压住房价。”
16日,另一位重量级人物张五常在“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”上发表演讲,解读了中国楼市飙升的奥秘。
与专家判断相呼应,从本周全国商品房销售量来看,一线城市均在稳步回升,超70%的二线城市也出现同比增长。交易量同比和环比增长。
难道是监管失败了?
1一线城市成交回升,二线城市超70%
昨日,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10月9日至15日当周中国房地产市场指数显示,一线城市成交量均稳步回升,二线城市成交量占比超过70%三线城市环比增长。
详见下图:
2 南京成交量同比环比双增
根据上表,本周(9-15日)南京成交量环比增长31.4%,同比增长145.4%。
根据我们10月5日对升级限购+限贷政策出台后南京商品房日成交量的统计,也印证了中指研究院的判断。
315个开盘项目,绝大部分成交情况良好
自9月26日南京发布限购令以来(限购令于10月5日升级),共有15个项目开盘(注:图中明发江湾新城不属于南京项目,六合、高淳,和丽水不是限购区内的项目不算),除了两款酒店式公寓产品——正大拇指广场和复地燕南销量不佳,只有融侨悦城这个住宅项目惨淡成交,其余项目均实现90%以上业绩,还有数个项目日光。
详见下图:
4 您如何看待目前的调控效果?
我们既没有看到房价大幅下跌,也没有看到成交量出现断崖式缩水,甚至成交量在停滞了几天后稳步回升。 这样的现实是不是让很多人失望了? 据此是否可以判断调节失灵,效果不明显?
观察者不这么认为。
1、限购限贷取得了一定的效果,确实把一部分人挡在了楼市之外。 到底有多少人不在这个规定之内? 官方和民间都没有准确的数据。 每个市场的情况都不同。 有的项目意向客户被限制了20-30%,有的被限制了一半,有的被限制了三分之二。
或许你会不以为然:既然限购了那么多,为什么在交易量上还没有明确体现呢?
对于这个问题,只有一个原因:前期的客户群太大。 与发售数量相比,即使被限制三分之二,符合购买条件的人数依然是可售套数的两倍甚至数倍。 多于。 以冀西南两个亮点项目——奉化金地中心和佳兆业城市广场为例。 如果不是限购限贷,可能会有上千人抢购。 分别从240套和352套的数量来看,成绩显然还是符合的。
毫无疑问,限购限贷遏制了楼市的疯狂。
二是房价暴涨势头被强行压制住。 由于调控升级,南京限价令执行得更加严格,价格红线成为开发商难以逾越的鸿沟。 一些开发商试图通过掩盖和封场来威胁延迟上市和玩游戏,但都被坚决拒绝。 限购令后15个新开盘项目销售价格较前期均未有突破。
比如金地中心风华,作为一个纯新项目,一次性放出4万多元。 根据他们对潜在客户的调查,大家对4万元的价格基本没有抵抗力,但最终还是卡在了3.5万。 在红线下方。
3、购房者理性增强,市场出现分化迹象。 今年前三季度,只要有楼盘开盘,无论地段还是质量,都一一出炉。 疯狂的市场让购房者失去了基本的理性和判断力国内楼市行情,必须抢下每一处楼盘。 监管之后,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。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证大大拇指广场、复地雁南都等公寓产品销售受阻国内楼市行情,而融侨悦城等一些缺乏品牌支撑的项目销量惨淡。
市场的分化是购房者理性的最直观体现。
显然,我们期盼的“速冻”并没有出现,房价也未能相应回落。 指望楼市立即量价齐跌是不现实的。 但可以断言的是,调控对未来预期的影响,早已在购房者心中发酵。 只要政策不松动,影响会慢慢扩大,效果会逐渐显现。
南京楼市观察原稿